随着产能爬坡速度加快,三利谱(002876.SZ)向市场展现出了身为行业龙头的高成长性。
日前,三利谱披露2021年年报,年报显示,2021年,三利谱实现营收23亿元,同比增长20.9%;实现归属净利润3.4亿元,同比增长188.9%;实现扣非净利润3亿元,同比增长218.9%。
2017年-2020年,三利谱净利润分别为8220万元、2770万元、5125万元、1.17亿元,四年合计约2.69亿元,也就是说,仅是2021年一年的盈利,便覆盖了过去四年的总盈利。
据了解,三利谱主要从事偏光片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9年以来,行业持续景气,加之公司产能释放,业绩由此接连增长。
毛利率近25%
2007年成立的三利谱,在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后,终于实现了大丰收。
2017年,三利谱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上市第一年,公司营收8.18亿元,净利润8220万元,扣非净利润6285万元。2018年,公司实现净利润仅为2770万元。2019年、2020年,三利谱营收分别实现14.51亿元、19.05亿元,增速分别达到64.3%、31.33%;净利润分别实现5125万元、1.17亿元,增幅分别为85.04%、127.94%。
2021年,三利谱实现营收23亿元,同比增长20.9%,实现净利润3.4亿元,同比增长188.9%,连续三年实现营收净利双增。
2021年,三利谱盈利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毛利率达到24.99%,净利率15.35%,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63个百分点、9.12个百分点。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公开资料显示,三利谱主要从事偏光片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TFT系列和黑白系列偏光片两类,是我国国内少数具备TFT-LCD用偏光片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
2021年,三利谱TFT系列及黑白系列偏光片营收双双增长,分别实现21.9亿元、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4%、7.9%。
据悉,偏光片是液晶显示面板的关键原材料之一,主要应用于手机、电脑、液晶电视等消费类电子产品液晶显示屏,汽车电子、医疗器械、仪器仪表等工控类电子产品液晶显示屏,以及3D眼镜、防眩光太阳镜等。
不过,在国际市场上,由于国内起步较晚,偏光片产业主要由日本、韩国企业主导。但三利谱称,经过自主创新,公司打破了偏光片长期由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企业垄断的局面。先后成功研制出中国首张CSTN半透偏光片、首张OLED偏光片、首张TFT半透偏光片。
产线方面,先后建成国内首条宽幅(1330mm)偏光片中后工序产线及一条窄幅(650mm) 偏光片全制程生产线,建成中国首条宽幅(1490mm)TFT 偏光片生产线并拥有该项目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数据显示,三利谱在研发方面持续投入。
2019年-2021年,三利谱研发费用分别为5417万元、8739万元、1.03亿元,连续三年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三利谱还拥有京东方、龙腾光电、华星光电(TCL)、天马微电子、比亚迪、华为,小米、 oppo、vivo、亚马逊、联想等大型企业客户。
西南证券数据显示,持续深耕偏光片十余年,目前,三利谱手机偏光片在全球市占率超 10%,国产厂商中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三。
三利谱成立于2007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三利谱,股票代码:002876)。公司致力于偏光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是国内偏光片行业最优秀的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
图片来源三利谱官网
三利谱在深圳光明、安徽合肥、福建莆田、深圳龙岗都拥有生产基地,目前在华南地区拥有4条建成的生产线:
1号生产线:宽幅(1330mm)TFT偏光片中、后工序生产线。
2号生产线:窄幅(650mm)偏光片全制程生产线。
3号生产线:宽幅(1490mm)TFT偏光片全制程生产线。3号生产线是国内首条宽幅(1490mm)TFT偏光片生产线,生产能力约600万平方米/年。
6号生产线:宽幅(1490mm)TFT偏光片全制程生产线,设计生产能力约1000万平方米/年,在建。
在华中地区,公司已在合肥建成2条宽幅TFT偏光片生产线,分别是:
4号生产线:宽幅(1490mm)TFT偏光片全制程生产线,设计生产能力约1000万平方米/年。
5号生产线:宽幅(1330mm)TFT偏光片全制程生产线,生产能力约600万平方米/年。
东莞市木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8月,是一家互联网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平台有员工近50人,在全国设立有6家事业处,分别位于东莞南城,东莞松山湖,深圳龙华,江苏昆山,江西赣州,重庆。
公司旗下有八大事业版块:模切之家平台、涂布之家平台、模切工学院、时代模切ERP、模切库存交易中心、产业私募基金、供应链金融、产学研平台,为3C电子/家电/汽车/能源/医疗/印刷等产业链上下游提供服务。
经过近7年耕耘,平台已经成长为模切/涂布细分领域专业的第三方服务机构。目前已拥有30000家企业用户及150000+个人用户,收录行业500000+笔行业信息,覆盖中国华南、华东、华北、西部等东南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