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斯特”)公布2021年年度报告。
报告显示,2021年福斯特实现营收128.58亿元,同比增长53.20%;归母净利润21.97亿元,同比增长40.35%。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28.1亿元,同比增长53.31%。主营业务中光伏胶膜营业收入115.1亿元,同比增长52.20%,光伏胶膜营业成本85.6亿元,同比增长59.43%。
资料显示,福斯特以热熔网膜起家,自2003年起逐步实现光伏胶膜国产替代,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胶膜供应商。数据显示,近几年福斯特在光伏胶膜的市场份额均为50%左右,在产能规模及成本控制上都具有领先优势。尽管其它光伏胶膜企业如海优新材、斯威克等企业也在积极扩产,也依然难以撼动福斯特的地位,福斯特也被业内称为“大膜王”。
回顾2021年,海内外疫情不断演变,光伏产业链也受到近些年发展不均衡的影响,上游硅料价格上涨,成本压力贯穿全产业链,全年光伏行业呈现跌宕起伏的行情。同时,由于芯片、胶膜粒子、背板树脂、铜铝等相关商品涨价和海运运费激增,进一步增加了组件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终端电站的投资成本,导致组件开工率季度间波动较大。
在重压之下,福斯特依然交出了营收净利双增的成绩单。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祁海珅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福斯特的营收和利润指标基本同步、差距不大,说明公司作为光伏胶膜龙头,在规模效益、工艺管理及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能力是非常不错的;同时,与下游组件等企业的客户黏性也很强。”
福斯特业务包括两大块,一是光伏材料业务,即光伏胶膜和光伏背板。另一个则是以感光干膜为主的电子材料业务 。
其中光伏封装材料常年贡献公司主要营收,2021年光伏封装材料带来超122亿元的营收。其中,2021年,福特斯共计销售光伏胶膜9.68亿平米,光伏胶膜带来115亿元的营业收入;销售光伏背板6822.14万平米,带来7.26亿元营收。
同时,公司还将抓住电子材料业务快速发展的契机,加快感光干膜和核心原材料碱溶性树脂的扩产,争取在三到五年内实现成为全球感光干膜产品头部供应商的发展目标。2021年其感光干膜业务进入快速放量阶段,销量达1.03平米,同比增137%,实现营收4.46亿元,同比增143%,单平售价略有提升。在其他铝塑复合膜、FCCL、水处理膜支撑材料等产品方面,公司也会加快推进量产化,创造新的盈利增长点。
随着全球双碳目标的推进,光伏行业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及各种资本的关注,市场的目光从原来的组件端逐步下沉到光伏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自2021年以来,有多家企业分别在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胶膜、光伏玻璃、逆变器、光伏树脂等环节发布了大量的扩产计划。
福斯特也不例外。其表示,2022年要加快光伏胶膜和光伏背板优质产能的扩张。2022年,公司加快实施“滁州年产5亿平方米光伏胶膜项目”、“嘉兴年产2.5亿平方米光伏胶膜和年产1.1亿平方米光伏背板项目”和海外光伏胶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力争年内新增光伏胶膜产能3~4亿平米,光伏背板产能6000万平米,为更大规模的组件制造时代储备产能。
来源: 福斯特公告、光伏产业网、证券日报等,粘接资讯编辑整理
东莞市木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8月,是一家互联网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平台有员工近50人,在全国设立有6家事业处,分别位于东莞南城,东莞松山湖,深圳龙华,江苏昆山,江西赣州,重庆。 公司旗下有八大事业版块:模切之家平台、涂布之家平台、模切工学院、时代模切ERP、模切库存交易中心、产业私募基金、供应链金融、产学研平台,为3C电子/家电/汽车/能源/医疗/印刷等产业链上下游提供服务。 经过近7年耕耘,平台已经成长为模切/涂布细分领域专业的第三方服务机构。目前已拥有30000家企业用户及150000+个人用户,收录行业500000+笔行业信息,覆盖中国华南、华东、华北、西部等东南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