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石墨烯薄膜材料在华为Mate20X中第一次得到应用以后,华为后期发布的5G平板也搭载了石墨烯散热技术。除了华为之外,采用石墨烯散热技术的手机厂商越来越多,包括三星、诺基亚、苹果、小米等,都持续在石墨烯散热技术上发力。搭载了石墨烯电池的手机不仅能够提高充电效率,而且还不用改变电池的体积,石墨烯技术受到了广大手机厂商的重视。


我国石墨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国内近年来对石墨烯产业十分重视,并加以支持。截至2019年,石墨烯相关的注册企业多达一万多家,2020年石墨烯产业更是持续加快步伐,进入了发展快车道。相关人士预计,石墨烯市场规模将在2021年达到200亿元,2025年则有望突破1000亿元。


从2004年石墨烯被科学家发现证实到现在,已经过了足足16年。这几年中外手机巨头持续发力,让石墨烯领域竞争愈发激烈。但是,因为导热性能、导电性能、坚硬度等具有重要优势而被称为“超级材料”石墨烯材料至今却无法大规模应用,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成本过高


石墨烯材料的价格相当昂贵,达到了每克上千元。虽然石墨烯材料已经开始在手机电池上应用,但用量并不多,因此,石墨烯的成本问题成了阻碍其在手机行业发展的一大阻碍。如今许多市面上许多所谓的石墨烯电池,其实只是加了一些石墨烯粉,严格来说并不算是真正的石墨烯电池。所以,对于手机用户和手机厂商而言,若是石墨烯成本居高不下,石墨烯大规模应用还是非常困难的。


二、应用案例不足


其次,目前石墨烯虽然产品种类丰富,但是实际应用案例数量却不足,绝大多数还是商家那边的噱头,业内尚未有大规模成功应用的案例。所以,我国石墨烯产业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石墨烯产业目前也多用于研究机构的研究。石墨烯材料的市场,还需要更长时间的试水和开拓,石墨烯应用市场还未完全开启。所以,石墨烯相关企业也难以获得持续稳定的利润,难以形成良性竞争的局面和实现良性发展。


三、存在工艺技术壁垒


石墨烯技术如今尚未大规模应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艺技术壁垒难以攻关。现在,大规模地制备大面积、高稳定性、高质量的石墨烯是如今的产业难点之一。如果只有50%-60%的良率,就不符合产业化的发展需求。其次,下游应用的推广也还还未达到要求。


虽然石墨烯行业在5G时代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石墨烯材料目前离大批量生产与大规模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就整体发展趋势而言,石墨烯无疑是一个朝阳行业,只是产业发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技术积累。只要能够突破成本与技术的难关,石墨烯产业就能迎来颠覆性的变革。


更多相关阅读:


5G时代石墨烯薄膜成散热方案渐成主流,千亿级市场浮现


道明光学计划投建年产100万平石墨烯膜产线项目


合肥微晶开发石墨烯纳米银线复合柔性导电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