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广东鹤山市发展和改革局正式批复鹤山斯威克年产2亿平方米光伏胶膜项目节能报告,标志着这一总投资7亿元的工程进入投产倒计时。
根据公示文件,斯威克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亿平方米光伏胶膜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租用厂房建设投产,建筑物主要包含2栋生产厂房、1栋甲类仓库、1栋综合楼以及辅助用房。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主体工程早在今年4月28日就已封顶。项目占地3.6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47万平方米,是江门市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绿色能源产业基地”的标杆工程。
光伏材料领域杀出一匹“黑马”
实际上,斯威克的崛起背后是传统能源企业的战略转型。
鹤山斯威克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7月,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其实际控制人为城市燃气巨头深圳燃气集团。该集团通过并购江苏斯威克,将业务触角延伸至光伏材料领域。
作为光伏胶膜行业第二梯队领军企业,斯威克专注于光伏封装胶膜、新型膜材料及光伏设备研发制造,其产品直接关系组件寿命与发电效率。一片厚度仅0.5毫米的胶膜,需在户外抵御25年紫外线、湿热及机械应力,技术壁垒远超表面所见。
价格内卷 胶膜利润大幅下滑
然而在行业寒冬之下,斯威克亦遭遇业绩下滑的困境。
根据其母公司深圳燃气2024年的财报显示,斯威克全年营收降至37.91亿元,同比大幅下跌35.03%。其中,光伏胶膜业务的毛利更是大幅缩减至2.35亿元,与去年相比减少了3.29亿元。
其利润缩水的主要原因在于胶膜价格战,导致2024年主流EPE胶膜价格骤降至6元/平方米以下,与2023年的高点相比跌幅超过40%。这直接拖累深圳燃气综合能源板块营收减少27.01%,成为集团净利润增速放缓的关键因素。
进入2025年一季度,这一颓势仍在持续,深圳燃气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5.47%,降至2.33亿元,财报明确指出下滑原因为斯威克等综合能源业务利润减少。
双基地布局 提高产能对抗行业寒冬
尽管市场环境严峻,斯威克却选择逆势扩产。
其在鹤山基地投资7亿元,建设产能达2亿平方米的生产线,预计将于2025年底投产。同时,盐城基地的年产4.2亿平方米项目也于2023年启动,该项目分两期推进,总投资额高达13.64亿元。
这种激进策略的背后是行业洗牌逻辑所致。当胶膜价格已逼近5.5元/平方米的成本线时,头部企业凭借规模效应仍能维持微利,而中小厂商则面临被淘汰的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斯威克的产能利用率保持在85%以上,远高于行业平均的70%水平。
技术破局 降本增效的生死时速
在鹤山项目的公示文件中,一套名为 “EPE共挤线” 的设备引发关注。这种三层共挤技术可生产增强型EPE胶膜,在保持抗PID性能的同时,将原材料成本降低12%。
更为关键的是,在材料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据斯威克实验室数据显示,其新型封装方案使得纯POE胶膜的克重成功降至420克/平方米以下,相比传统方案节省了8%的粒子消耗。这对于毛利率普遍不足10%的胶膜行业而言意味着生存空间的质变。
现如今,当价格战卷走行业利润时,斯威克用7亿元投资押注一个技术定生死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