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隔膜类型主要有聚烯烃隔膜(单层或3层复合膜)、无纺布隔膜以及陶瓷涂层隔膜。隔膜的工艺和结构不同,则材料性能相差较大。
以聚乙烯(PE)、聚丙烯(PP)为代表的聚烯烃微孔膜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相对廉价的特点。与聚烯烃隔膜相比,无纺布隔膜具有更好的浸润性和更大的孔隙率,但是孔分布不均匀,抗机械拉伸强度差。陶瓷涂层隔膜由于涂覆无机氧化物涂层使隔膜孔径变得细小均一,改善了隔膜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进而提高了电池的性能。
本研究以锂离子电池隔膜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工艺与结构的隔膜拉伸强度和穿刺强度等机械性能,分析导致隔膜失效的原因。
1、实验部分
1.1 原料与仪器
PE隔膜、3层聚烯烃隔膜、无纺布隔膜、陶瓷涂层隔膜。单向拉力机;穿刺力测试仪;电池充放电测试柜 ;聚焦离子束显微镜。
1.2 机械强度测试
隔膜的机械应力是影响其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隔膜破裂,锂离子电池就会发生短路,降低成品率,因此要求隔膜在电池组装和充放电过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隔膜的机械强度可用拉伸强度和抗穿刺强度来评价。采用单向拉力机测试隔膜的纵向拉伸强度;采用穿刺力测试仪测试隔膜的轴向耐穿刺强度。
1.3 电池循环性能测试
隔膜的性能决定电池的界面结构和内阻,进而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性能、充放电电流密度等关键特性。将不同隔膜组装成锂离子电池,采用电池充放电测试柜测试电池的循环充放电性能。
2、结果与讨论
2.1 隔膜拉伸强度
隔膜的拉伸强度与隔膜的制作工艺有关。采用单轴拉伸时,膜在拉伸方向与垂直方向的强度不同;而采用双轴拉伸时,隔膜在拉伸方向与垂直方向的强度接近。拉伸强度主要是指纵向强度要达到100Mpa以上,横向强度不能太大,太大会导致横向收缩率增大,这种收缩会加大电池正负极接触的几率。
根据标准 ASTM D882—2018将隔膜制成长条形试样,总长60mm,标距段长35m,按宽度分为10mm、20mm、30mm 和40mm四组。在单向拉力机上完成拉伸试验,拉力加载速度为 25mm/min。不同隔膜的纵向 拉伸强度见图1。
由图可知,随着隔膜宽度的增加,为保持固定的拉伸速度,拉伸强度随之增加。3层聚烯烃隔膜拉伸强度最大,其宽度为10mm时,拉伸强度为2.6Mpa;无纺布隔膜的拉伸强度最小,隔膜宽度为10mm时,拉伸强度为0.6Mpa,拉伸强度仅为3层聚烯烃隔膜的1/4左右。
2.2 隔膜抗穿刺强度
隔膜被夹在凹凸不平的正负极片间,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为防止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接触造成短路,隔膜必须具备较强的抗穿刺性能。
将内径32mm的穿刺夹具安装在穿刺力测试仪上,选取直径分别为3.175mm、6.35mm、12.6mm和25.4mm四种穿刺头。参照GB/T 21302—2007进行隔膜抗穿刺强度试验,不同隔膜的抗穿刺强度见图2。
由图可知:随着穿刺头直径的增加,为保证相同的穿刺速度,加载载荷(抗穿刺强度)随之增加;PE隔膜耐穿刺性能最佳,穿刺头直径为3.175mm,其抗穿刺强度为20N;与3层聚烯烃隔膜相比,陶瓷涂层隔膜由于具有无机氧化物涂覆层,提升了隔膜的耐穿刺性能,穿刺头直径为3.175mm,其抗穿刺强度为17N;无纺布隔膜耐穿刺强度最差,穿刺头直径为3.175mm,其抗穿刺强度仅为2.8N。
2.3 电池的循环性能
循环性能是电池寿命的主要指标,一般通过一定循环次数下的电池性能保持情况进行评价。鉴于PE隔膜和陶瓷涂层隔膜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用2种隔膜分别组装成锂离子电池,电池正极为三元材料,负极为中间相炭微球,对组装后的锂离子电池循环充放电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见图3。
由图3(a)可以看出:室温条件下,在充放电倍率为1C/1C,电池容量为10Ah条件下,经过900次充放电循环,用陶瓷涂层隔膜和PE隔膜分别组装的锂离子电池均显示出良好的循环性能,放电容量保持率分别达到92.1%和86.4%。
从图3(b)和图3(c)可以看出:55℃高 温 条 件下,在充放电倍率为1C/1C,电池容量分别为10Ah和15Ah条件下,与PE隔膜相比,用陶瓷涂层隔膜组装的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保持得更好,下降较慢。这可能是由于陶瓷涂层隔膜在普通PE隔膜的基体上涂布无机氧化物,在高温时无机氧化物对隔膜起到支撑作用,减少了隔膜收缩,对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起到积极作用。用陶瓷涂层隔膜组装的电池在55℃高温条件下,经过300次循环后锂离子电池的放电容量保持率分别为76.5%和83.9%。
从图3(d)看出:室温条件下,在充放电倍率为1C/1C,电池容量为20Ah条件下,经过1000次充放电循环,用陶瓷涂层隔膜组装的锂离子电池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和循环性能,这可能是由于陶瓷涂层隔膜机械强度更高,对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在循环次数较长的条件下,有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高温和室温放电性能。
2.4 FIB-SEM分析
采用聚焦离子束显微镜对PE基膜上涂覆无机氧化物的陶瓷涂层隔膜进行形貌观察,其 FIB-SEM图见图4。从PE基膜表面可以看到明显的三维纤维状结构[见图4(a)],表明该基膜采用湿法工艺制备。涂覆的氧化物颗粒均一地分布在PE基膜 表面,且涂层薄厚均匀,与PE基膜结合良好[见 图4(b)]所示;氧化物颗粒间存在孔径大小不同的空洞[见图4(c)],这些空隙有利于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且对电解液具有很好的吸液性和保湿性能,可改善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部电流的分布均匀性,显著提高长期充放电循环时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保持率。
3、结论
(1)隔膜的工艺和结构不同,材料机械性能相差较大:3层聚烯烃隔膜拉伸强度最大,隔膜宽度为10mm时,拉伸强度为2.6Mpa;无纺布隔膜的拉伸强度最小,隔膜宽度为10mm时,拉伸强度为0.6Mpa;PE隔膜耐穿刺性能最佳,穿刺头直径为3.175mm,其抗穿刺强度为20N;与3层聚烯烃隔膜相比,陶瓷涂层隔膜具有无机氧化物涂覆层,提升了隔膜的耐穿刺性能。
(2)陶瓷涂层隔膜是在普通PE隔膜的基体上涂覆无机氧化物,在高温时无机氧化物对隔膜起到支撑作用,减少了隔膜收缩,对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起到积极作用。此外,氧化物颗粒间存在着孔径大小不同的空洞,这些空隙有利于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且对电解液具有很好的吸液性和保湿性能,可改善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部电流的分布均匀性,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在室温、充放电倍率为1C/1C、电池容量为20Ah条件下,经过1000次充放电循环,陶瓷涂层隔膜组装的电池放电容量保持率达到67.3%。
文章参考:电池技术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