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皖维高新(600063)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0.61亿元,同比增长4.90%;归母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增长97.47%;扣非净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107.3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8亿元,同比增长118.87%;报告期内,皖维高新基本每股收益为0.122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01%。
公告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受多重因素驱动。近年来,公司聚焦PVA下游高附加值新材料领域,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攻关高端产品的工艺技术壁垒,部分产品打破了国外垄断,逐步实现从“成本领先”向“技术领先”转型,报告期内PVA光学薄膜等新材料产品产销两旺,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同日,皖维高新发布另一则公告,拟在滨海沿海工业园投资建设乙烯法功能性聚乙烯醇树脂生产基地。规划总投资约100亿元,规划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项目为20万吨/年乙烯法功能性聚乙烯醇树脂项目,即此次投资项目,含配套建设的36万吨/年醋酸乙烯、30万吨醋酸甲酯装置。
为发挥项目优势,争取地方更多的扶持政策以及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司拟出资设立“江苏皖维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项目的实施主体。“江苏皖维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公司出资8亿元对其进行控股,持80%权益;江苏滨海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所属国有公司滨海县沿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出资2亿元,持有20%权益。
PVA 光学薄膜
PVA 光学薄膜是液晶显示关键材料偏光片的核心膜材,约占其原材料成本的 12%。因 PVA光学薄膜技术含量高,全球市场主要被日本的可乐丽和合成化学两家企业垄断,其中可乐丽约占全球产能的 80%,并垄断了膜用 PVA 原料市场,剩下的 20%几乎被日本合成化学掌握。国内仅有皖维高新、台湾长春生产,市场占有率较低,全球再无其它生产企业。随着全球液晶显示产能持续向国内转移,国内偏光片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各大厂家对成本管控更加严格,对上游原材料国产化的需求也日益迫切。2025 年我国偏光片按产能计实际需求量约 3 亿平方米,折算 PVA光学薄膜用量近 2 亿平方米。
皖维高新经过持续攻关,目前 700 万平方米/年 PVA 光学薄膜(宽幅)已实现稳定生产,批量供应市场,新建年产 2000 万平方米 TFT 偏光片用宽幅 PVA 光学薄膜项目将于下半年投产,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报告期内,实现产量 420.49 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期增长 56.72%;销售 430.23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期增长 120.58%;实现销售收入 4,864.64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00.98%。
偏光片
偏光片主要用在液晶显示面板上,约占 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面板成本的 10%。液晶显示器成像必须依靠偏振光,LCD 液晶显示模组必须包含两张偏光片。液晶显示模组中有两张偏光片分别贴在玻璃基板两侧,下偏光片用于将背光源产生的光束转换为偏振光,上偏光片用于解析经液晶电调制后的偏振光,产生明暗对比,从而产生显示画面。少了任何一张偏光片,液晶显示模组都不能显示图像。目前世界主要生产商有日东电工、杉金光电、恒美光电、三利浦、盛波光电等。据统计,2025 年的全球偏光片产能规模大约 8.2 亿平方米,整体产能扩张趋于平稳,市场容量已超过 120 亿美元。
报告期内,公司偏光片产品实际产量 147.46 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期增长 209.30%;销售 148.84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期增长 101.79%;实现销售收入 5,657.57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1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