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最前沿科技的手机毫无疑问非折叠屏莫属,那个曾经只存在与民间渲染图中的手机,现在已经能够被做出来了,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只是还不能够量产。至于能不能在今年实现量产可能有点悬,但目前的情况来看,折叠屏手机就是当下手机圈里最热的热点。 这一点在A股市场上非常明显,春节刚过,OLED概念股就连续上演了涨停热潮,而导致这一现象的“罪魁祸首”就是柔性折叠屏。在去年柔宇科技发布了全球第一款折叠屏手机后,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各厂商也都纷纷亮出了自家的折叠屏手机,其中包括华为、三星、小米、vivo等多家手机厂商,并且大部分都选择在即将开始的MWC大会上展出。 折叠屏成为智能手机新形态,2019年有望成为爆发元年 1、折叠屏:完美兼顾大尺寸与便携性,带来全新体验 大屏手机相对小屏手机视觉效果更好,可以更好地实现玩游戏、看视频等功能,所以大屏化始终是手机发展的主线之一。iPhone作为智能手机的标杆,其发展非常典型地呈现了大屏化的趋势。第一代iPhone的屏幕尺寸为3.5英寸,并延续到了iPhone 4S;苹果在2014年首次推出大屏iPhone,当年发布的iPhone 6屏幕尺寸达到4.7英寸,iPhone 6 Plus屏幕尺寸达到5.5英寸,这两款手机的销量也创下苹果的历史最高纪录;随后苹果不断增大屏幕尺寸,2017年推出的iPhone X屏幕尺寸达到5.8英寸,2018年推出的iPhone XS Max屏幕尺寸达到6.5英寸。 全面屏也是手机大屏化的产物。大屏手机尽管拥有众多优势,但屏幕太大会导致难以单手操作并不利于携带。全面屏手机具有超窄边框,所以整个手机的实际尺寸变小了,但显示区域的尺寸没有变化,依然拥有大屏手机所有的优势,并可以单手操作和有利于携带。 但在全面屏之后,手机的大屏化趋势遇到了瓶颈。目前主流全面屏手机的屏占比均已超过90%,很难在不增大手机尺寸的情况下增加屏幕尺寸。如果继续增大手机尺寸,则会面临难以携带的问题。所以在现有方案下,手机屏幕尺寸将无法进一步大尺寸化。 折叠屏手机则可以同时兼顾大尺寸与便携性。折叠屏手机理论上的屏幕尺寸是传统手机的两倍,大大增加显示面积,带来与平板电脑类似的操作体验。同时手机折叠之后将可以轻松放入口袋之后,仍然拥有较强的便携性。所以我们认为折叠屏手机将是大尺寸化的下一步发展主线。 2、各大厂商齐聚,2019年将成折叠屏手机爆发元年 正因为折叠屏手机拥有众多优势,所以各大手机厂商均跃跃欲试,将在2019年发布多款折叠屏手机。我们预计2019年将成为折叠屏手机的爆发元年。 三星在SDC 2018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展示了一款折叠屏手机,这种屏幕技术被三星命名为Infinity Flex Display。该款手机实际上拥有正面和背面的双屏设计,正面是一块4.6寸的显示屏,背面则是一块7.3寸的显示屏。在不展开时,仅仅使用正面的屏幕,与普通手机无异;在展开时,背面的7.3寸显示屏会呈现出来。为了更好地适配折叠屏,三星还对操作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该系统拥有一套多窗口聚合的UI界面,能够同时显示三个手机应用的界面,以便充分利用大尺寸的显示面积。 三星2月11日已经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三星开发者”中发布了关于旗下折叠屏手机的《三星折叠屏初体验|写给开发者的设计指南》和《三星折叠屏|仿真测试方法》两篇文章,以指导开发者为折叠屏手机开发体验更好的App。在两份开发文档中,三星表示,要在可折叠设备上提供出色的用户体验,首要确保应用程序已准备好可在两个屏幕之间无缝切换以及在多窗口模式下处于活动状态。 三星随后在2月12日的官方推特发布预告视频,其将在2月20日正式发布首款折叠屏手机。 除了三星,国产手机厂商也积极研发折叠屏手机,并将在2019年密集发布。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微博上宣布,华为将在巴塞罗那时间2月24日下午两点(北京时间2月24日晚上9点)发布折叠屏手机,也是首款搭载5G的华为手机。 小米则在1月4日曝光了一段折叠屏手机的视频。从视频中可以看到,这款折叠屏手机采用双折设计,左右两边各有一部分区域可以折叠,折叠后是一款手机,打开后是一个平板,显示效果非常惊艳。 除此之外,还有众多科技厂商正在储备折叠屏手机的技术。苹果早在2013年就申请了折叠屏专利,该专利名称为“消费电子产品至少包括透明壳体和封闭在透明壳体内的柔性显示组件”。专利显示,在透明外壳内装有柔性显示器,柔性显示器将可以折叠。 微软于2017年7月21日向美国商标专利局提交了产品设计专利,该专利设计图显示其很有可能是一个折叠屏设备,该设备在闭合状态下尺寸大约为5.5英寸,完全展开的尺寸将达到10英寸。 折叠屏刺激OLED需求,国产厂商受益明显 1、柔性OLED是折叠屏的基础,需求有望放量 LCD与OLED目前最主要的两种显示面板技术。LCD由于采用玻璃封装,且需要背光模组,所以无法实现折叠功能。OLED则通过使用柔性PI膜来进行封装,可以制成具备折叠功能的柔性OLED面板,目前来看将成为折叠屏的唯一屏幕方案。 目前困扰柔性OLED大规模普及的主要障碍是良率低导致成本高,从而导致出厂价较高。随着良率的不断提升,柔性OLED的成本将快速下降。根据DSCC的预测,三星7.3英寸的可折叠柔性OLED面板2019年的成本接近180美金,但将在随后三年快速下降,至2022年的成本将降至90美金左右,降幅约为50%。 一方面是手机厂商将密集推出折叠屏手机,另一方面是柔性OLED的成本将快速下降,两者的共同作用将大幅刺激柔性OLED的需求。根据IHS的预测,2019年全球可折叠OLED面板出货量将达到140万片,并将在2025年增长至5050万片,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81.77%。由于可折叠OLED面板的显示面积将增长一倍,所以实际对于柔性OLED面板的需求将更可观。 2、大陆面板厂实力强劲,有望充分受益折叠屏趋势 在2016年以前,全球柔性OLED面板产能几乎全部集中在韩国三星显示手中,其市场份额超过90%。随着苹果2017年在其十周年纪念版iPhone X上首次使用柔性OLED面板,市场需求大幅增加。 由于柔性OLED产线具有资本开支大、技术难度高、良率爬坡时间长等特点,日本和台湾地区面板厂商缺乏足够资金进行投资,目前已经基本退出了柔性OLED领域的竞争,未来将主要有大陆和韩国面板厂商参与柔性OLED行业的竞争。 大陆面板企业在近两年大规模投资柔性OLED产线,已有多条产线实现量产,产能和良率爬坡顺利进行,在该领域已经具备较强的实力。据统计,目前大陆已建或在建的柔性OLED面板产线达到了12条,规划的月产能达到了461K/月。等到这些产线投产之后,将改变目前韩国厂商独大的局面,行业供给格局将进一步优化。 除了产能之外,大陆面板企业在品质方面也已经具备较强的实力。京东方、维信诺等厂商的柔性OLED面板已经成功进入多家国产手机供应链,并已实现大规模量产出货。大陆面板厂商相比韩国企业拥有本土配套优势、价格优势及快速响应优势,随着折叠屏手机的爆发,大陆面板企业有望充分受益于折叠屏趋势。 零组件多环节面临变革,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1、盖板:要求可折叠与防划伤,CPI膜将取代玻璃 在盖板方面,可折叠手机盖板既要求可折叠,又要保证不易划伤。原来手机使用的玻璃盖板无法满足可折叠的要求,将在可折叠手机被淘汰掉。除了玻璃,还可以使用透明PI膜作为盖板材料。透明PI膜本身具有不错的可折叠性,但是PI材料无法满足硬度要求,容易划伤,所以需要在PI膜表面制造涂层来增强硬度。 具可挠特性的塑胶类无色聚酰亚胺(ColorlessPolyimide;CPI)膜有望成为折叠屏的理想盖板材料。CPI的热膨胀系数与成本高于玻璃,但耐热性优于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ET)、聚碳酸酯(PC)等其他塑胶材料,且不像玻璃弯曲后易碎,可以同时满足柔性和强度要求。在制造CPI时,需于表面进行数十微米厚的硬质涂布工艺,如使用混合材料硅氧烷,有望使得CPI的触感接近玻璃,并提升CPI的强度。 目前具备CPI膜量产能力的厂商主要包括韩国科隆工业、日本住友化学、韩国SKC等厂商。根据DIGITIMES Research报道,韩国科隆工业布局CPI膜脚步较快,已于2018年上半年开始试产,SKC则预定于2019年三季度完成CPI膜的量产设备构建。同时韩国乐金化学也有意投资于CPI膜产业。 2、转轴:需承受数万次弯折,MIM工艺有望大放异彩 在转轴方面,转轴要保证可折叠手机在折叠以后保持一定的R角,翻开之后又要保持平整,而且还需要经得起10万次以上的折叠测试,研发难度很大。 MIM金属粉末成型是专注于加工制造复杂精密金属零部件的工艺,对于微型精密结构件加工具有相对大的优势。折叠屏的铰链转轴对精度、强度的要求高,结构的复杂以及尺寸大小都是刚好在MIM工艺的优势范围。 目前已有多种使用MIM工艺的转轴产品实现量产。华为 MateBook E的二合一键盘转轴使用了高精度MIM,转轴具有精度高达1.01mm的线割工艺,160°高阻尼的转轴,突破了传统二合一笔记本的支撑角度固定的局限。 目前可以量产转轴的厂家包括长盈精密、奇鋐科技、韩国Diabell、安费诺、富士康、比亚迪等公司。 投资建议:关注有技术储备的公司 我们认为在三星、华为等厂商的带动下,2019年有望成为折叠屏手机的爆发元年。经过前面的分析,我们认为柔性OLED面板、CPI膜和转轴三个环节将出现新的发展机遇,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这三个环节有技术储备的公司。 1、京东方A:国内柔性OLED领域的龙头企业 公司是国内面板龙头企业,在LCD和柔性OLED领域均有领先布局。目前公司已拥有13条产线处于在建或投产状态,并有1条产线即将开始建设。公司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约694.64亿元,同比增长0.08%,实现归母净利润约33.79亿元,同比下降47.82%;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259.91亿元,同比增长4.79%,实现归母净利润约4.04亿元,同比下降81.42%。归母净利润下降主要由于面板价格下跌。 在柔性OLED领域,公司把握技术转换的机遇,加大对OLED的投入。在产能方面,公司的成都G6柔性OLED产线已量产,现爬坡顺利,绵阳G6柔性OLED产线有望在2019年实现量产,重庆G6柔性OLED产线已经开工,再加上即将开工建设的福清G6柔性OLED产线,公司未来有望在产能上比肩三星。从量产进度来看,公司成都一期项目已在2017年年底实现量产,并开始对国产手机供货,量产进度超预期,随着新产线在2019年全部投产,公司柔性OLED出货量将大幅增加。 目前柔性OLED产能主要掌握在三星手中,基于供应安全考虑,手机厂商有很强的动力寻找新的供应商。公司的柔性OLED产品已经实现了大批量出货,用在众多国产旗舰手机中,显示了公司产品的较高品质。随着后续几条产线的逐步投产,公司将可以率先满足众多手机厂商的需求,市场份额有望迎来快速提升,抢占行业发展的先机。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认为在柔性OLED面板领域,公司是行业的领头羊之一,在技术、专利和设备上具有先发优势,将深度受益于折叠屏手机对柔性OLED面板的需求。我们维持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0.10/0.12/0.1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线的产能和良率爬坡情况不及预期;OLED产品的下游应用场景扩展不及预期。 2、深天马A:中小尺寸领域的龙头企业 公司是国内中小尺寸面板领域的龙头企业,产品主要用于手机、平板电脑、车载等领域。目前公司拥有11条面板产线,其中武汉G6产线将具备柔性OLED生产能力。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7.39亿元,同比增长31.75%,实现归母净利润12.75亿元,同比下降11.14%;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7.64亿元,同比增长10.72%,实现归母净利润4.35亿元,同比下降35.37%。归母净利润下降主要由于面板价格下跌。 在OLED面板方面,深天马已布局OLED技术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制程经验。早在2010年,公司就在上海投建了国内第一条4.5代OLED中试线,经过多年探索,成功掌握了关键技术和工艺。公司收购的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拥有一条G5.5 AMOLED产线,已经实现量产,还有一条G5.5扩产线已具备量产能力。 在武汉G6 OLED产线方面 ,目前已经量产的是第一期。2018年6月1日,公司已与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签订《关于第6代LTPS AMOLED生产线二期项目(武汉)合作协议书》,并已经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计划增加投资145亿元,扩大第6代AMOLED产线产能规模。在二期项目建设投产后,天马武汉G6 OLED产线将合计形成37.5K/月的柔性AMOLED显示面板产能。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认为在柔性OLED领域,公司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制造经验,将为武汉G6产线的顺利投产和良率爬坡过程奠定坚实的基础。公司是中小尺寸领域的龙头企业,与众多手机厂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随着众多厂商推出折叠屏手机,公司有望凭借客户优势而受益。我们维持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0.78/1.01/1.2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线的产能和良率爬坡情况不及预期;出现新型显示技术的替代风险。 3、新纶科技:铝塑膜国产化龙头,布局柔性显示领域 公司目前已拥有电子功能材料、新型复合材料、洁净室工程与产品三大核心产业,致力于成为以新材料为本的行业综合服务商。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29 亿,同比增长74.8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6 亿元,同比增长150.47%;第三季度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1.49 亿元,同比增长210.04%,环比增长42.11%。公司继续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 公司2月13日公告,公司与苏州聚萃签署了《PI项目合作协议书》,双方将依托各自优势,共建PI树脂及薄膜产线,推进黄色PI和透明PI的产品研发及产业化。苏州聚萃发挥多年来在PI材料研发和应用方面的优势,将负责PI树脂的合成及改性,组织树脂产品的生产,并提供产业化的技术支持;新纶科技利用上市公司平台和市场资源,为树脂的生产/销售/扩产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并发挥在光学膜成膜及涂布方面的优势,负责PI树脂材料的光学薄膜制成及涂布功能化。黄色PI是目前主流OLED产品中的基材,透明PI是未来可折叠、可卷曲OLED产品中替代玻璃基板的最佳方案。 常州铝塑膜项目顺利投产。公司铝塑膜业务收购于日本T&T,现在日本工厂产能为200 万平/月,计划2021 年搬迁回国内。同时公司积极扩产,在常州建设了600 万平/月新产能,一期300 万平/月已经正式投产,二期300 万平/月预计2019 年二季度试产。公司已经成为孚能科技、捷威动力、中信盟固利、卡耐新能源、遨优动力、微宏动力等动力电池厂商的供应商,占据了国内动力铝塑膜市场50%以上的份额。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认为通过与苏州聚萃合作,新纶科技将有望参与到折叠屏手机CPI膜领域中。公司与众多手机厂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随着厂商推出折叠屏手机,公司有望凭借客户优势而受益。我们维持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0.41/0.65/0.9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并购整合不及预期。 4、长盈精密:金属件龙头企业,具备转轴制造能力 公司是国内金属结构件领域的龙头企业,与众多手机厂商建立了精密的合作关系。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0.18亿,同比增长1.0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7亿元,同比减少67.21%;第三季度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减少54.20%。净利润下滑主要由于部分客户产品订单减少。 作为金属结构件领域的龙头企业,公司在手机结构件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公司2月13日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当前正在为客户研发折叠屏手机的转轴组件。公司与众多手机厂商具备紧密的合作关系,届时转轴产品有望迅速切入客户供应体系。 公司成功切入北美知名品牌的笔记本电脑金属件供应链,初期供应D面金属件,未来有望向A面和C面延伸,形成一站式的供应格局。这将成为公司未来业绩的重要增长点。 公司当前正在为客户研发折叠屏手机的转轴组件,并有凭借与客户的紧密合作关系而迅速放量。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长盈精密。 风险分析: 高价格阻碍折叠屏手机的渗透:由于材料成本高、产品良率低等问题,折叠屏手机在初期可能会面临价格较高的问题,高价格可能会阻碍折叠屏手机的渗透。 软件配套不善导致使用体验不佳:折叠屏手机的软件配套在初期可能不够良好,这会导致产品使用体验不佳,带来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