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赐材料发布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约为70.3亿元,同比上升近29.0%;归母净利润约为2.68亿元,同比增长12.79%。扣非归母净利润约为2.35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26.01%。
其中,锂离子电池材料收入约为63.02亿元,占比近90%。
据报告披露信息了解,在锂离子电池材料业务方面,公司生产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主要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和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均为锂离子电池关键原材料。同时,围绕主要产品,公司还配套布局电解液和磷酸铁锂关键原料的生产能力,包括六氟磷酸锂、新型电解质、添加剂、磷酸铁、碳酸锂加工以及锂辉石精矿等。电解液和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产品和储能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近几年来公司战略布局了锂离子电池材料循环再生业务,旨在通过开展电池回收、电池材料循环业务,增加低碳、低能耗、低成本原材料的供给,同时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公司特种化学品产品正负极粘结剂及锂电池用胶类产品业务正在快速起量中,截至报告期末,电池用胶类产品已形成一定市场规模。
此外,对于新技术方向公司也同步做了拓展和新技术及产品开发,包括钠离子电池材料、固态电池电解质及轻量化材料等。
另在核心竞争力方面,天赐材料分析称:
针对创新研发和工艺工程技术优势,公司拥有行业内领先的液体六氟磷酸锂工艺技术,单位产能投资成本及生产成本均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液体化生产能有效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与排放,获得了国际各大客户的高度认可。公司通过完善构筑高效的从实验室创新到工业工程化规模放大的创新平台,及不断改良自身工艺技术、流程及设备,公司在实验创新、合成、提纯、过程反应控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一系列成熟的实验、中试、工业化技术和工艺诀窍,为高附加值产品提供高效的实验和产业化平台。同时借助内部多个事业部间研发平台的互相赋能,孕育了跨业务协同效应,成功开发出了新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产品。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在新型锂电池材料和技术方向的研发投入,包括硫化物固态电池电解质、新型锂电池电解液材料等新技术上,均完成了技术储备和专利落地。
针对国际化经营优势,电池材料业务方面,公司积极推动国际客户的认证与合作,并积极布局海外工厂,先后设立美国天赐、德国天赐,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动海外一体化产能建设,扩大海外产能布局及海外工作团队规模,其中美国电解液项目与国际著名化工企业合作,持续推进相关建设工作落地;摩洛哥项目完成当地投资协议的签署,并进入项目详细设计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