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蓝海,各大企业纷纷入局汽车领域,跨界造车。


3月3日,消息称中兴通讯(000063)发布内部文件称,将设立汽车电子产品线。同时,设立汽车电子团队,隶属于系统产品技术规划部,其定位是负责汽车电子领域的统一业务规划和经营。



有媒体表示,收到中兴通讯相关人士回应:“属实。”


据了解,上述团队的主要职责包括全面规划汽车电子方案,提升汽车电子产品实力;负责汽车电子市场策划、商业模式研究、项目策划、推广落地;负责拓展汽车电子生态合作伙伴,整合公司内外部资源和能力,推进汽车电子领域的战略合作。


研究机构HIS曾预测,到2030年,仅国内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收入规模就有望突破万亿元,而车联网、智能座舱、电子电气等领域的市场潜力也将日益凸显。


分析师路遥分析称:“中兴作为一家ICT公司,在车路协同、车内通信等方面有一定的技术积累,结合智能汽车产业广阔的市场,涉足汽车电子领域并不意外。”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中兴通讯应该不会做整车,可能会与华为相似,做汽车的一级供应商。


事实上,中兴通讯进军汽车行业并非没有预谋。


2016年,中兴通讯对外披露成功收购珠海广通客车,组建中兴智能汽车有限公司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打造对母公司重要的全新产业板块。中兴通讯高管表示:“正在招揽相关人才,未来智能汽车将是中兴通讯一个很重要的业务。”


当时,中兴无线充电技术已成熟,想要聚焦发展公交车等新能源商用车。


2019年,中兴通讯子公司英博超算与奇瑞新能源联合成立了合资公司——安徽奇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双方合作旨在加快开发 5G 汽车。


2020年,中兴与中国一汽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在 5G 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智能制造、智慧园区、法务合规等业务领域展开合作。


去年底,中兴通讯全资子公司中兴新支点在去年年底受邀出席2020世界智能汽车大会时,发布了智能汽车领域中的3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


中兴新支点表示,未来将由软件来定义汽车,实现这一变革,基础软件平台层--操作系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支点工业操作系统既能满足实时性、安全性,又能满足开放性,为构建整个智能汽车及应用场景提供重要支撑。


据EV Sales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包括插电混动、纯电动、燃料电池)销量达到了312.48万辆,同比增长41%。


面对这一片蓝海,各手机巨头们自然也开始虎视眈眈并有所行动。


此前,华为官宣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划归消费者业务BG,由余承东直接负责。华为当时内部文件称,该调整是为了增强智能汽车部件业务与智能终端业务的技术、资源的互动。


今年2月19日,据媒体报道,小米已经决定造车,并将其视为战略级决策。但是,具体的形式和路径还没有确定,仍然可能发生变数。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小米造车可能由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亲自带队。


目前,百度已宣布正式组建智能汽车公司,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阿里与上汽集团共同成立了智己汽车;苹果也多次被传出造车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