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制品在每个人生活中都有用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不过,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难以降解的塑料垃圾对生态环境有许多负面影响。为此,中国科学家一直在努力研发天然无污染的塑料制品。近日,中国的薄膜材料领域上有了新的突破——中国科学家研制出“超强韧”绿色材料,强度远超当前商用薄膜6倍以上。



受天然贝壳的启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薄膜材料,该薄膜材料在强度,韧性和透光性等方面均表现出优于传统塑料的力学与光学性能,可能成为一种新型优质材料广泛使用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更可贵的是,这种材料埋入土壤约两个月后,它可以无污染地降解,有希望成为柔性电子设备领域的理想材料。


贝壳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天然材料,它是由“砖—泥”结构一层层“砌墙”而成。最近,俞书宏院士团队利用纳米黏土片和细菌纤维素两种天然组分,成功构筑了“砖—纤维”的仿贝壳层状结构,采用气溶胶辅助的生物合成法,研制出一种高性能复合薄膜材料。


实验结果表明,新型薄膜材料的强度可达到482兆帕,是目前常用的商用塑料薄膜的6倍以上。它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展开后可以折叠成各种形状而不会造成明显损坏。


更多相关阅读:


瑞华泰毛利率遥遥领先,高端PI薄膜国产之路任重道远


高端光学级PET薄膜被日企垄断,国内哪些企业有希望突围?


胶带与薄膜+模切行业年度首展,金秋强势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