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纳琳科新材料(南通)有限公司“超级工厂”竣工投产。这座年产2.5万吨智能纳米新材料的“超级工厂”的出现,推动了中国窗膜产业从“跟跑”迈向“领跑”。

极致效率 全球领先

7.5万平方米!走进纳琳科“超级工厂”智能化生产基地,这片相当于10个标准足球场的空间,不仅是规模上的“巨无霸”,更是技术创新与产业整合的集大成者。在车间里,记者触摸到的不只是纳米级的薄膜,更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跃迁的密码。一条约200米长的PET薄膜生产线如巨龙般横卧,格外震撼。PET生产主管黄嘉亮介绍,这条生产线核心部件均由企业自主研发。其生产的薄膜在隔热、透光等关键性能上全面超越国际同类产品,成为“中国智造”进军高端市场的实力见证。

除这条“明星生产线”外,6条涂布线、2条磁控线火力全开,以极致效率释放超级产能。而贯穿车间的全产业链闭环更令人惊叹——从原材料研发到成品制造,每个环节自主可控。这种垂直整合模式不仅提升效率,更赋予其全球复制的战略优势。

在这里,纳米级的精度与世界级的产能交织,印证着中国制造向 “中国智造”的蜕变。随着产业链生态持续拓展,这座“超级工厂” 正以硬核实力,书写打破国际垄断、引领行业标准的新篇章。

核心技术 独步全球

在新材料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海纳琳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早已声名远扬。作为其战略落子的关键一环,纳琳科“超级工厂”深度融合母公司核心技术,将无机纳米材料应用研发作为破局点,聚焦高端窗膜创新研发。

传统窗膜采用表面涂布工艺,就像给窗户贴了一层“临时面膜”,功能粒子容易脱落,使用寿命一般不超过3年,这让很多消费者都很头疼。而纳琳科“超级工厂”凭借纳米功能内添加技术,成功解决了这个难题。

在生产线上,功能粒子在高温下和PET基材熔融共混,然后直接拉伸成膜。这种独特的工艺就像给功能粒子穿上了一层“防护服”,让产品寿命延长到了10年以上,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行业的功能粒子稳定性问题,让中国窗膜企业掌握了核心技术定价权。

凭借硬核技术突破,纳琳科的王牌产品持续刷新行业标准。新一代炫彩膜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叠加纳米光学镀层,将色彩美学与实用性能完美融合,为比亚迪、蔚来等新能源车型披上“时尚外衣”;在建筑场景中,其高效隔热性能为楼宇穿上“节能铠甲”,实测可降低 30% 以上空调能耗。

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到主导行业标准制定,纳琳科用创新实践证明:中国智造不仅实现“进口替代”,更以核心技术引领全球窗膜产业升级。正如纳琳威集团董事长肖琳所言:“我们以全球化视野谋篇布局,凭借技术创新与品质服务赢得全球客户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