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机器人正逐步从传统的工业场景迈向更广泛的民用和服务领域。光学薄膜和柔性薄膜技术的出现,为机器人在这两方面的性能提升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光学薄膜通过优化光信号的处理,让机器人拥有了如同人类眼睛般敏锐的视觉;柔性薄膜则凭借其独特的物理特性,赋予机器人灵活运动的能力。这两项技术的协同发展,正引领着机器人技术朝着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方向大步迈进。

 

一、光学薄膜:赋予机器人 “耳目一新” 的视觉能力

1、光学薄膜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增透膜

增透膜是一种通过在光学元件表面镀制多层介质膜来减少光反射的薄膜。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不同介质膜的折射率差异,使反射光相互干涉抵消,从而增加光的透过率。例如,在机器人视觉系统的摄像头镜头上镀制增透膜,可将光的反射率从 5% 降低至 1% 以下,显著提高图像的亮度和清晰度。

滤光膜

滤光膜能够根据需要选择性地透过或阻挡特定波长的光。在机器人视觉系统中,滤光膜可用于去除环境中的杂散光、红外光或紫外光等干扰,使机器人能够获取更纯净的视觉信息。例如,在工业检测机器人中,使用特定波长的滤光膜可以增强产品表面缺陷与正常区域之间的对比度,提高缺陷检测的准确性。

偏振膜

偏振膜可以控制光的偏振态,只允许特定偏振方向的光通过。在机器人视觉系统中,偏振膜可用于消除反射光和眩光的干扰。例如,在户外作业的机器人,通过使用偏振膜能够有效过滤掉水面或金属表面的反射光,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2、光学薄膜在机器人视觉系统中的应用

提升视觉精度

增透膜减少了光的反射,使更多的光能够进入机器人的视觉系统,从而提高了图像的分辨率和细节捕捉能力。例如,在精密装配机器人中,高精度的视觉系统配合增透膜,能够准确识别微小零件的形状和位置,误差可控制在微米级别,确保零件装配的准确性。

增强抗干扰能力

滤光膜和偏振膜能够有效去除环境中的干扰光,使机器人在复杂的光照条件下也能获取清晰的视觉信息。例如,在医疗手术机器人中,使用抗血液干扰的滤光膜可以使机器人在手术过程中清晰地观察手术部位的组织和血管,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拓展视觉范围

特殊设计的光学薄膜能够帮助机器人在特殊环境下工作,拓展了机器人的视觉范围。例如,在水下作业的机器人,使用具有抗散射和颜色校正功能的光学薄膜,能够在较深的水域中清晰地识别目标物体;在高温、高辐射环境中,光学薄膜也能帮助机器人视觉系统正常工作。

 

二、柔性薄膜:让机器人 “身手敏捷”

1、柔性薄膜的特性及分类

聚酰亚胺(PI)薄膜

聚酰亚胺薄膜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热分解温度高于 500℃)、高强度(拉伸强度 150 - 300MPa)和高模量(弹性模量 3 - 6GPa),同时还具备良好的柔韧性。这些特性使得 PI 薄膜成为制造机器人关节和躯体的理想材料。

聚氨酯(PU)薄膜

聚氨酯薄膜具有良好的弹性(弹性回复率高)和耐磨性,能够在反复拉伸后迅速恢复原状。在机器人的柔性关节和可弯曲部件中,PU 薄膜能够提供良好的缓冲和减震效果,减少机械部件之间的磨损,延长机器人的使用寿命。

 液晶聚合物(LCP)薄膜

液晶聚合物薄膜具有出色的高频性能(介电常数低至 2.5 - 3.0,介电损耗极小),能够保证信号的快速、稳定传输。同时,其良好的机械性能也能满足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对柔性部件的要求。

 

2、柔性薄膜在机器人中的应用

增强关节灵活性

在机器人关节设计中,柔性薄膜可用于制造柔性关节部件,如关节轴套、关节密封件等。以 PI 薄膜制成的关节轴套,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耐磨性,能够在关节运动过程中减少摩擦阻力,使关节运动更加灵活顺畅。同时,柔性薄膜的弹性能够吸收关节运动时产生的冲击力,保护关节内部的机械部件,提高关节的使用寿命。在一些仿生机器人中,模仿人类关节结构设计的柔性关节,采用柔性薄膜材料,能够实现更自然、更灵活的关节运动。

 提升躯体柔韧性

柔性薄膜可用于制造机器人的躯体外壳或柔性连接部件,提升机器人躯体的柔韧性。采用 PU 薄膜制成的机器人躯体外壳,不仅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能够适应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的形状变化,还具有一定的防护性能,能够抵御外界的轻微撞击和磨损。在一些可变形机器人中,柔性薄膜作为关键材料,使得机器人能够根据不同的工作需求改变自身形状,实现更灵活的作业。

 优化信号传输

在机器人的柔性线路中,LCP 薄膜能够保证信号的快速、稳定传输。例如,在需要高速信号传输的机器人中,使用 LCP 薄膜制成的柔性线路,能够有效减少信号的衰减和延迟,确保机器人的各个部件能够快速、准确地响应指令。

 

三、光学与柔性薄膜技术协同赋能机器人

 1、感知与运动的完美融合

光学薄膜提升了机器人的视觉感知能力,使其能够更准确地获取周围环境信息;柔性薄膜增强了机器人的灵活性,使机器人能够更快速、更精准地对感知到的信息做出反应。在智能物流机器人中,光学薄膜优化后的视觉系统能够快速识别货物的位置和形状,柔性薄膜应用于机器人的机械臂关节和底盘,使得机械臂能够灵活地抓取货物,底盘能够灵活地在仓库中移动,实现高效的物流配送。


2、复杂任务的高效执行

在一些复杂任务场景中,如医疗手术机器人在人体内部进行微创手术,光学薄膜帮助机器人视觉系统清晰地观察手术部位的组织和血管,柔性薄膜应用于机器人的机械臂和手术工具,使机械臂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灵活操作,手术工具能够准确地进行切割、缝合等操作。光学与柔性薄膜的协同作用,使得机器人能够在复杂、精细的任务中表现出色,提高了任务执行的成功率和质量。

 

四、要点新闻解读

1、技术突破推动产业升级

近期,多家科技企业在光学与柔性薄膜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例如,索尼公司研发出一种新型的光学薄膜,能够将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图像分辨率提高 50% 以上,同时降低了系统的功耗。该技术已应用于其最新一代的工业检测机器人中,显著提高了机器人对微小缺陷的检测能力。波士顿动力公司在其新型机器人中采用了一种高强度、高柔韧性的柔性薄膜材料,使得机器人的关节运动范围扩大了 30%,灵活性得到极大提升,能够完成更复杂的动作。

2、产业合作加速技术落地

产业界在光学与柔性薄膜技术领域的合作也日益紧密。光学薄膜制造商与机器人研发企业合作,共同开发适用于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定制化光学薄膜。例如,某光学薄膜企业与一家医疗机器人研发公司合作,为其手术机器人的视觉系统开发了一种具有抗血液干扰功能的滤光膜,有效提高了手术机器人在手术过程中的视觉清晰度。同时,柔性薄膜材料供应商与机器人零部件制造商合作,推动柔性薄膜在机器人关节、躯体等部件中的应用,加速了相关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合作的不断深化,光学与柔性薄膜技术将在机器人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降低,光学与柔性薄膜赋能的机器人将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为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