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浙江宇越新材料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宇越光学”)年产60万吨光学膜项目已点火投产。项目的正式启航,标志着国产光学膜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实现规模化量产,步入历史全新节点。
宇越光学膜材料制造项目2022年5月动工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亿元,总用地面积约970亩,分两期建设,规划建设2条30万吨级光学级聚酯原料合成装置和12条光学薄膜生产线及下游应用产品制造,其生产的光学级功能性膜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折叠屏手机、车载显示、储能电池等领域。项目整体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80亿元。
据悉,该项目从土地摘牌到动工建设仅用时17天,历时20多月的施工建设,首批产线当天正式点火投产。目前项目聚酯车间一内,反应釜等大型设备已调试到位,员工也已全部就位,预计3月份聚酯线出产,4月份拉膜出产。
光学膜是液晶显示实现图像显示的核心材料之一,在背光模组中成本占比最高。光学膜是背光模组的核心元件,在背光模组成本中占比最高。以42寸TFT-LCD(LED)电视为例,光学膜占背光模组成本的37%,占液晶模组总成本的17%左右,是液晶模组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本土企业整体实力较弱且产业配套成熟度不高。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国内光学膜市场规模近千亿元,但国产化率不足三成,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宇越新材料的光学膜项目,致力于攻克国际行业技术壁垒,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加速实现国产光学膜的进口替代。公司副总经理黄勤表示,他们已通过自主研发攻克了一系列 “卡脖子” 工艺,部分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光学膜市场蓬勃发展 中国国产替代迎来新机遇
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光学膜作为关键材料之一,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终端领域对高质量光学膜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光学膜市场的快速发展。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光学膜市场之一,占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行业发展势头强劲。中国光学薄膜行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中国已成为全球消费电子制造大国,以及国内OLED、MiniLED等新型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光学膜需求的拉动。
现阶段,国内涌现出了一批规模较大、实力雄厚的光学膜企业,如双星新材、乐凯集团、激智科技、东材科技、南洋科技、聚飞光电、大东南股份、华塑实业、长阳科技、航天彩虹、康得新复材等。这些企业在光学膜领域不断深耕细作,推动了中国光学薄膜行业的快速发展。
未来,随着新型平板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成熟,一系列新兴应用场景应运而生,将促进光学功能膜需求量的显著提升。OLED、MiniLED、MicroLED等前沿显示技术的日益完善,将为光学膜市场带来了持续的增长动力。与此同时,“十四五”规划着重强调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这将为中国光学膜行业提供长期且稳定的下游需求支持,进一步拓宽国产替代的广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