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建信投发布研报表示,与传统铜箔相比,PET铜箔成本更低。据测算,4.5μm基膜单位成本约为0.1元/平米,两侧各1μm的铜箔单位成本约1.3元/平,故PET铜箔原料单位成本不足1.5元/平,包含其他费用之后PET铜箔完全成本比传统铜箔单位成本便宜约40%以上,并且还有进一步的下降空间;此外,PET铜箔铜含量少、聚酯质量轻,在动力电池中使用能提高电池能量密度。
另外,作为PET和铜的复合材料,PET铜箔能很好地防止铜由于金属疲惫断裂、刺穿正负极隔膜而发生的短路,从而大幅提高安全性;同时,由于高分子材料的加入,PET铜箔相比传统铜箔热膨胀系数更低,减轻了因热胀冷缩导致的集流体-负极材料界面不稳定,从而提升电池的循环寿命,且可以直接运用于不同规格、不同体系的动力电池,有较强的兼容性。
因此,PET铜箔具有诸多优势,相关企业加速布局,目前大都处于研发验证阶段,未来有望替代传统铜箔大规模应用。据中信建投新能源预测,2022年,预计全球电池装机量达到900GW;2023年,预计全球电池装机量为1193GW,预计PET铜箔渗透率为3%,对应PET铜箔需求量约为4.7亿平米,市场收入空间约37亿元;到2025年,预计全球电池装机量达到2209GW,若PET铜箔渗透率届时提高到20%,对应PET铜箔需求量约为57亿平米,市场规模约345亿元。(来源:中信建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