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盛证券测算,国内前十家锂电铜箔厂商2021/2022/2023年锂电铜箔产能合计有望达到22.1/34.1/47.2万吨,从结构上看,≤6μm极薄铜箔需求预计为11.5/21.1/28.8万吨,但国内6μm及以下铜箔有效产能仅为9.4/16.2/24.5万吨,需求/供给比率分别为121%/131%/118%。

【开工】广西华创新材年产10万吨铜箔(二期)项目开工建设

11月18日上午,广西华创新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华创新材)年产10万吨铜箔(二期)项目,在玉林龙港新区白平产业园举行开工仪式。

据悉,广西华创新材年产10万吨铜箔项目总投资60亿元,总占地面积为73.3公顷,分五期建设,每期2万吨。一期项目总投资12.55亿元,已于2021年3月18日开工建设,预计将于2022年6月竣工投产;二期项目总投资11.42亿元,预计将于2022年11月竣工投产。一、二期项目共同达产后,将具备年产4万吨高精度电解铜箔的生产能力,年均营业收入将达到30多亿元。

资料显示,广西华创新材年产10万吨铜箔项目为70万吨锂电新能源材料一体化产业基地子项目。该产业基地项目于2020年落户玉林龙港新区白平产业园,是从精炼、化工到材料一体化的产业链集群项目,总投资约1300亿元,是迄今为止广西玉林引进的投资额最大的项目。(来源:玉林发布)

【项目】安徽又东科技年产5万吨高性能超薄铜箔项目落户中新苏滁高新区

11月18日下午,年产5万吨高性能超薄铜箔项目正式签约落户中新苏滁高新区。

据悉,安徽又东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4.5微米-8微米锂电铜箔产品及12微米-35微米PCB铜箔研发生产,拥有深耕铜箔行业二十余年的技术团队、丰富的锂电及PCB客户资源。又东科技滁州项目用地约204亩,将建成公司重要的生产及研发中心,致力于打造为国内著名的新能源锂电材料供应商。(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投产】正威集团铜产业再生资源产业基地项目一期投产

近日,正威汨罗再生资源产业基地项目一期——10万吨精密铜线投产暨25万吨高品质铜杆车间竣工仪式在湖南汨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行。

据悉,该项目是正威集团在国内打造的第一个“数字化”铜产业再生资源的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基地项目。基地项目总投资100.5亿元,建设再生铜回收、阳极板、电解铜、高品质铜杆、精密铜线、互联网智慧仓储物流、供应链等项目,实现了以矿产铜为主要原料改为以铜回收再利用为主要原料的转变,减少了铜开采、提炼等环节,降低了铜产业链的碳排放。

此外,正威集团在福建宁德的项目,一期已经建成投产、三期已经开工,实现了铜线、铜杆、铜箔三体合一布局,实现了铜产业与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协作布局。(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市场】供需两弱 铜价继续震荡为主

日前,生意社表示,全球三大交易所库存降幅明显,秘鲁铜矿纠纷再现,市场供应担忧重燃,铜价获得支撑。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1年10月中国进口未锻轧铜及铜材41.1万吨,环比增加1.1%,同比减少33.6%;1-10月份累计进口442.9万吨,累计同比减少21.1%。10月电线电缆企业开工率为80.45%,环比减少3.87%,同比减少14.23%。房地产的订单走弱,据国家统计局9月份数据显示房地产板块的新开工、施工及竣工面积等指标同比增速均下滑,需求明显走弱。供需两弱,预计短期铜价仍维持震荡格局走势为主。(来源:生意社)

【互动】超华科技:已储备4.5μm、6μm等锂电铜箔高端产品

11月23日,超华科技(002288)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锂电铜箔方面已储备了4.5μm、6μm等高端产品,未来公司将根据下游客户需求情况安排生产计划。(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智库圈点】高性能锂电铜箔供需失衡或将持续至2023年

根据国盛证券测算,国内前十家锂电铜箔厂商2021/2022/2023年锂电铜箔产能合计有望达到22.1/34.1/47.2万吨,从结构上看,≤6μm极薄铜箔需求预计为11.5/21.1/28.8万吨,但国内6μm及以下铜箔有效产能仅为9.4/16.2/24.5万吨,需求/供给比率分别为121%/131%/118%,若考虑上游重要生产设备阴极辊产量有限,行业整体扩产进度或不及预期,预计高性能锂电铜箔供需失衡至少持续至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