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材料领域杀出一匹“黑马” 实际上,斯威克的崛起背后是传统能源企业的战略转型。 鹤山斯威克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7月,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其实际控制人为城市燃气巨头深圳燃气集团。该集团通过并购江苏斯威克,将业务触角延伸至光伏材料领域。 作为光伏胶膜行业第二梯队领军企业,斯威克专注于光伏封装胶膜、新型膜材料及光伏设备研发制造,其产品直接关系组件寿命与发电效率。一片厚度仅0.5毫米的胶膜,需在户外抵御25年紫外线、湿热及机械应力,技术壁垒远超表面所见。 价格内卷 胶膜利润大幅下滑 然而在行业寒冬之下,斯威克亦遭遇业绩下滑的困境。 根据其母公司深圳燃气2024年的财报显示,斯威克全年营收降至37.91亿元,同比大幅下跌35.03%。其中,光伏胶膜业务的毛利更是大幅缩减至2.35亿元,与去年相比减少了3.29亿元。 其利润缩水的主要原因在于胶膜价格战,导致2024年主流EPE胶膜价格骤降至6元/平方米以下,与2023年的高点相比跌幅超过40%。这直接拖累深圳燃气综合能源板块营收减少27.01%,成为集团净利润增速放缓的关键因素。 进入2025年一季度,这一颓势仍在持续,深圳燃气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5.47%,降至2.33亿元,财报明确指出下滑原因为斯威克等综合能源业务利润减少。 双基地布局 提高产能对抗行业寒冬 尽管市场环境严峻,斯威克却选择逆势扩产。 其在鹤山基地投资7亿元,建设产能达2亿平方米的生产线,预计将于2025年底投产。同时,盐城基地的年产4.2亿平方米项目也于2023年启动,该项目分两期推进,总投资额高达13.64亿元。 这种激进策略的背后是行业洗牌逻辑所致。当胶膜价格已逼近5.5元/平方米的成本线时,头部企业凭借规模效应仍能维持微利,而中小厂商则面临被淘汰的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斯威克的产能利用率保持在85%以上,远高于行业平均的70%水平。 技术破局 降本增效的生死时速 在鹤山项目的公示文件中,一套名为 “EPE共挤线” 的设备引发关注。这种三层共挤技术可生产增强型EPE胶膜,在保持抗PID性能的同时,将原材料成本降低12%。 更为关键的是,在材料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据斯威克实验室数据显示,其新型封装方案使得纯POE胶膜的克重成功降至420克/平方米以下,相比传统方案节省了8%的粒子消耗。这对于毛利率普遍不足10%的胶膜行业而言意味着生存空间的质变。 现如今,当价格战卷走行业利润时,斯威克用7亿元投资押注一个技术定生死的未来。 关于斯威克 斯威克是一家专业从事光伏封装胶膜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拥有江苏常州、江苏宿迁、江苏盐城、浙江义乌等生产基地(以下合称斯威克),年产值近百亿元,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二。主要产品有太阳能光伏封装胶膜、软包锂电池用铝塑膜等新型复合膜材料,产品主要应用在光伏领域和锂电池领域。在全球光伏封装胶膜市场拥有较高的行业地位和品牌知名度。2025年1月11日,斯威克发布公告称,公司拟申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逆势冲刺A股IPO上市!